后河保护区刘琼入选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自然教育女性贡献优秀案例
近日,由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中国MAB)秘书处和“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秘书处共同组织的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自然教育女性贡献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结果揭晓,经单位推荐、专家评审等相关程序后,后河保护区刘琼成功入选,全国保护区仅有43人入选。4月20—23日,其受邀参加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自然教育女性贡献优秀案例研讨会议,全面交流学习自然教育工作。
刘琼作为“巾帼自然导师培养计划”总策划人、《奇遇后河》课程主编,带领打造了“情境场域-五感交互-生态链延伸”三维教育模型,原创“长果儿”IP形象,组建首支保护区巾帼自然导师团,开发出地质、植物等5大核心课程,联动武陵山(湖北)野生动植物标本馆等6大沉浸式生态剧场,年接待研学群体3.5万人次,使武陵山生态课堂走在全国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前列。同时,推动构建“政-企-校-区”四维联动机制,与五峰自治县共同推进“自然思政”联合课题研究,入选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后河“自然思政”课堂每年惠及公众万余人。
下一步,后河保护区将以此为契机,深耕自然教育工作,持续完善“三维生长型教育模型”创新体系,深化“政-企-校-区”协同育人机制,加速推进“自然教育+”融合发展,通过生态研学线路串联鄂西文旅资源,提升公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并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实践,打造中国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教育样板,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后河范式”,向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贡献后河智慧,助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宗宇)